查看原文
其他

遇到孩子发脾气哭闹不止时,可以试试这5招

2015-09-24 小巫 李跃儿芭学园

文/小巫


先来看看这三个案例:


案例一

2岁半的佳佳跟着妈妈和奶奶去商场,佳佳看上一只漂亮的玩具熊,要求妈妈买下来。妈妈说昨天不是才买了新款的芭比娃娃吗?佳佳撒娇一定要妈妈买,妈妈不答应,佳佳马上泪流成河。


妈妈哄着女儿:“乖乖,别哭,待会儿妈妈给你买冰激凌吃。”佳佳仍旧涕泗滂沱,奶奶发话了:“算了,我出钱,给佳佳买了这只熊!”婆婆从来见不得孙女儿的眼泪,佳佳掌握这件秘密武器,妈妈只有再次投降。(点击这里获取《一哭就投降,隔代抚养有妙招》)


案例二

2岁8个月的强强看见小朋友龙龙手中拿着一辆小坦克,兴致勃勃地跑上前要拿,龙龙不给,强强干脆抢了过来,跟在身后的爸爸夺过坦克还给龙龙,一边训斥强强:“跟你说过多少遍不许抢玩具!你怎么不长记性?”


强强愣了一下放声大哭,爸爸不耐烦了:“哭什么?你抢别人东西还有理啦?不许哭!”强强哭得声嘶力竭,惹得四周的人都朝这边看。强强爸爸恼羞成怒,抓起儿子走回家,警告怀里又踢又打的儿子,“你闹吧,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


案例三

3岁的健健到小朋友家参加生日晚会,分蛋糕的时候他忙着玩,等他来吃时,发现带小鸟造型的部分已经被吃了一半,立即跺脚大叫:“谁吃了我的小鸟!给我吐出来!”说着就哭起来。生日晚会突然乱作一团。


健健妈妈见状先抱着健健问怎么回事。健健语不成句地哭诉着:“我要那个小鸟!”健健爸爸不禁抢白他,“哪儿有你这么不讲理的?蛋糕吃哪块都一样嘛。”


健健妈妈用目光制止了丈夫,搂着儿子,慢声细语地说,“你是想吃那个小鸟对吧?可是你事先没有说,结果没有吃到,对吧?唉,这是挺叫人难受的,怪不得你要生气呢。但是现在小鸟蛋糕已经没有了,你看看,能不能吃一块别的蛋糕呢?妈妈刚才吃过了,可好吃了。”


健健仍然哭着,但是声音小多了,嘟囔着:“我要吃小鸟。”健健妈妈又说,“我看你是困了,所以情绪不太好。咱们回家吧。”路上健健在车里就睡着了。


爸爸对妈妈嘀咕:“这孩子今天这么不讲理,你怎么也不说他?”妈妈说:“他就是累了,孩子累的时候就可能找碴儿闹,健健不是不讲理的孩子。他这么困,我跟他说什么道理都没用。等他明天精神好一些的时候我再细细地跟他说一说。”


以上这三个场景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即使没有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至少也耳闻目睹过不少类似的场面。哪个家长处理的最恰当,还用我说吗?


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十分正常,这种行为是暂时的、阶段性的。


一般来说,幼儿从1岁多开始就会出现发脾气大闹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语言的发展速度。


小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没有耐心等待,又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就付诸行动——发脾气。


3岁以后,语言表达能力跟上来,会有所缓和。


敏锐的家长能够接受孩子的这种特性,并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将困惑化作孩子成长的动力,耐心引导孩子学会推迟满足自己的愿望,接受令他失望的现实;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用恰当的语言而不是哭叫表达自己。


可以降低孩子的哭闹频率的预防措施:


1
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给孩子足够的关爱,让我们自己成为孩子心灵满足的源泉,而不是玩具、电视和零食。


2
不过分限制孩子的自由

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不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行动自由的孩子内心是平静的,能够平和地接受困惑和失望。相反,被家长限制过多的孩子,内心是焦躁紊乱的,平时积蓄的压抑和愤怒会随时抓住机会来一次火山爆发。


3
尊重孩子、平等对待

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以平和、商量的口气给他讲道理,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命令他指挥他。


孩子是爸爸妈妈心头的肉,一哭起来,父母的本能反应就是答应他的要求、尽快结束不愉快的场面。


然而——且慢!


虽然孩子哭的可怜兮兮,却不是他无法承受的痛苦。这种困惑、失望、伤心,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


最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控制住了自己,也就控制住了局面。孩子看到我们的平静,他也最终能够学会控制自己。


一旦我们有了任何感情方面的反应,无论是怜悯、难受,还是烦躁、恼怒,都无异于把控制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左右我们的情绪,也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点击这里获取《倾听孩子对于父母不是件容易的事,试试这四个小窍门吧》)


孩子受到拒绝开始哭闹时,我们要做到:


1
拥抱孩子,告诉他“我爱你”

首先,拥抱孩子,爱抚他,告诉他“我爱你,但是我不能够满足你的这个要求。”并且简单地解释一下为什么。身体的接触对于2岁以下的幼儿尤为重要。


2
允许孩子表达愤怒和不满

如果是在公众场合,不要怕难为情,保持一颗平常心,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这决非意味着我是一个无能的、失败的家长,解决孩子的问题是首位的,面子是其次的。”


如果公共场所要求安静,则平静地引走孩子,把他带到一个不干扰别人的地方。


3
给孩子共情

在孩子发泄的过程中,给孩子共情——“我知道你想要….,我理解你现在很不高兴。”同时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我不高兴、我很伤心、我难过”等等。(点击这里获取《一次共情》)


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从愤怒过渡到难过,并且接受令他失望的现实。


4
不要用语言暴力来压制孩子的情绪

不要急于“哄”孩子,也不要以语言暴力来压抑孩子的情绪、否定孩子的感受,甚至嘲笑孩子“你多没羞啊!”更不要运用身体暴力。


5
给孩子可以选择的余地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议一个比较有趣的替补活动,或者给孩子一个选择:要么停止哭泣,继续当时的活动;要么继续哭泣,但是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不参与。


尤其在家里,我们可以平静地告诉孩子,“你如果选择哭泣,就自己哭一会儿吧,我先去另外的屋子;等你决定不哭了再来找我。”


要明白,只要有观众,哭闹就会继续上演;失去了观众,小演员很快就会索然无味,去找更加有趣的事情做。


特别提醒

一、不要像强强爸爸那样威胁孩子——愿望得不到满足对于孩子仅仅是一种失望,受到家长的威胁则会深深地刺痛他们幼小的心灵。总是震慑于威严之下,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封闭自卑。


二、不要惩罚孩子——惩罚只是在渲染家长的权威,却会造成孩子将来必须在严格管制之下才能遵守规则,没有人管、没有惩罚的威胁,孩子就不自觉了。


三、不要像佳佳妈妈那样“贿赂”孩子——这也是在教导孩子,修正自己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得到奖赏,而不是这种行为是不恰当的。

延展阅读:

直接点击词条就可以获取相关内容

孩子大哭大闹还打人时,怎样构建原则

孩子任性胡闹的背后原因

当孩子像失恋了一样大哭

大哭,是为了更好的修复自己


关注李跃儿芭学园微信公众号,回复数字“416”获取《倾听孩子哭泣的基本原则》。


“李跃儿说”时间到了~

家长
大李老师,您好。儿子刚三岁,和爷爷奶奶去探亲,此前从未离开妈妈,现在正处在离开妈妈的不习惯中,没有什么事我不打电话,这样对吗?如果通话的话怎样给孩子心理力量,让他度过这段不适应期?谢谢!
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打一次电话,通话前你先给自己做个心理准备,孩子可能会在电话里哭,也可能孩子没什么情绪波动,这些都正常。通话时聊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下班路上看到一只白色的小狗很可爱,比如今天打扫完屋子很开心,你分享这些小事的时候,孩子可能也会跟你分享他在那边的事情。
李跃儿


⊙ 本文为李跃儿芭学园整理编辑,内容来自李跃儿教育论坛(bbs.liyueer.com),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其他媒体平台及公众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做 最 懂 孩 子 的 教 育

www.liyuee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